小家电的种类愈发繁多
小家电行业品类多、更新快,质检的速度常常无法紧跟产品的上市脚步。由于小家电本身技术限制较小,新产品的研发速度远高于大家电行业,产品更新速度快,售后维修跟进速度慢。以“空净产品”为例,目前在空净产品的需求量方面,中国市场已经超过亚洲其他各国,这也带动了空气净化器、净水器、扫地机、吸尘器、足浴盆等小家电大量上市。而“防霾自强不吸”“养生,健身”等热门话题,更是让小家电的种类愈发繁多,质量把关更是难上加难。
小家电维修难制约行业发展
小家电种类繁多、更新创新品种都很多,目前,国、内外很多小家电产品并没有国家标准,这就造成了质量无法保证。国内的小家电如果没有指定维修点,也不难维修,但是如果是购买的海外小家电产品,维修起来让人头疼。如前几年国人出国旅行从国外爆买电饭煲、智能马桶盖等产品,它们发生问题后,售后难找和维修费用高让很多消费者甚至放弃维修,吐槽不靠谱。
由于没有相关标准限制,小家电的入市门槛较低。相较大型家电企业在资金实力、技术实力上对制造商的严格要求,小家电生产基本在此方面的投入要少很多,这也让更多的小厂商得以参与其中。但部分小厂生产的小家电产品质量难以保证。相较于大品牌,小厂商的产品在生产线、工艺流程各个方面的不足,很可能会造成品质上的差别。
目前,正在使用的小家电强制性标准仅包含安全标准、食品接触材料安全标准和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标准。但这其中只有3C认证和能效标识是国家要求的通过认证中心检验进行的贴标工作,其他的标签一般只需要厂商自行检查即可贴标。如果厂商们不自觉性,甚至以自贴的标签为噱头来引导消费者购买,那么,这类产品或许会为用户带来不便。
小家电的售后难题比较普遍。之所以产生这个局面,既有厂商的原因,也有来自消费者的无奈。一方面,让很多小家电生产厂商建立一个全国的维修网络,这并不现实。由于小家电的多样性也导致很多维修点找不到相对应的零件可换。另外,小家电维修的利润也远远低于大家电,这也导致会修小家电的师傅很稀缺。
此外,小家电售后滞后也给消费者维权带来困难。不少消费者因怕麻烦、维权难等因素影响,在小家电坏了之后如果能维修就维修,不能维修就扔掉产品。这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也纵容了那些质量不过关的企业。在售后维修上的种种原因导致了小家电市场升级难,如果企业能够严把质量关,那么小家电产业升级也就不再是梦想。
家用电器产品的质量问题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,厂商们必须要做好品控、扶优汰劣,才能升级消费,这一点应该成为小家电企业和销售平台的共同认识。
相关业内人士分析表示,目前,我国小家电行业呈现出低质形态。行业标准不完善,这拉低了入门门槛,消费者如果遭遇售后问题大多无处维权。随着监管部门和电商平台对产品质量的重视,这种局面将得以改善,但效果并不明显。厂商想要获得市场、稳固品牌,就需自发的对“高返修”问题提高重视,主动改变粗放生产模式、做好产品质量把控。在智慧城市的大背景下,提前布局智能家电的研发,在新的消费增长点上占领先机。
小家电智能化或助力产业升级
进入智能化时代后,小家电的售后维修问题变得更加复杂。一些标榜智能的小家电,常通可通过APP与智能手机进行互动操作,或通过红外线遥控操作,而一旦应用或网络信号出现问题,小家电则可能出现失控、不方便启动等状况。
软件失灵不同于硬件,硬件坏了可以找相同类型的材质顶替,即使质量标准与原有的有差别。而软件或系统恢复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简单。目前,一些厂商为争夺移动互联网入口,它们开发的基于硬件的应用系统多不兼容,没有统一的接入标准,一旦家电软件出现问题,多只能去原生产商处维修。
但是,并不是所有的小家电生产商都有能力在主要销售地点进行售后布局。即使有能力的厂商也不能保证售后维修点能够覆盖所有销售区域。
相关业内人士分析表示,如今,小家电和大家电一样还处于智能发展初期,它们拥有部分“智慧”,但里人工智能却很远。小家电维修从之前的维修硬件升级到软件的维修,随着智能化的不断深入,小家电维修行业的准入门槛将被提高,行业的原有经营模式将不可避免地面临调整。这也意味着小家电智能化或能助力产业升级,将行业引入一个新高度。
推荐新闻
MORE热点新闻
MORE